阿其那,满语“akina”的音译,旧说为狗的意思。此说多见于市井流传,学界对该词汇解释看法不一。鲁迅 《准风月谈·“抄靶子”》:“ 雍正皇帝要除掉他的弟兄,就先行御赐改称为‘阿其那’和‘塞思黑’。”
80年代初,满语专家玉鳞先生曾在《红楼梦学刊》上发表文章,从满语口语词义的角度对阿其那与塞思黑之名作过解释,他认为此二词源于满族人的大众口语,阿其那是由满语词根“爱其”或“阿其”演化而来,阿其那就是把某人像“狗”似的厌恶赶走的意恩。
扩展资料
胤禩自幼备受康熙喜爱,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,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。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广善库,重建东岳庙,署理内务府总管等等。一废太子时,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。但是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,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。
胤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,但胤禩本人并不肯认输,康熙朝的最后十年里,他都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。康熙六十一年(1722年)十一月十三日,康熙帝玄烨驾崩,本以为自己的同党胤禵能入承大统的胤禩,见胤禛嗣位如五雷轰顶,气急败坏,却又无可奈何。
雍正上位后,将其改名为允禩。为稳定人心,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,命办理工部事务,兼理藩院尚书。雍正四年(1726年),雍正帝坐稳根基后,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,圈禁,改名为“阿其那”,改其子弘旺名“菩萨保”。
雍正四年(1726年)九月薨,享年45岁。乾隆四十三年(1778年),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,下旨复原名胤禩,恢复宗室,并录入玉牒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阿其那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爱新觉罗·胤禩